|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9.jpg (379.04 KB, 下载次数: 467)
下载附件
2012-7-11 21:43 上传
第一条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豫西北、晋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商务信息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3)河南省重要的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产业基地;(4)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条城市性质 豫晋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休闲城市。 第三条人口规模 近期:至2015年,济源市中心城区人口38万人;中期:至2020年,济源市中心城区人口49万人;远期:至2030年,济源市中心城区人口66万人。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46.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22平方米。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53.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9平方米。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69.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市域部分10.jpg (247.62 KB, 下载次数: 385)
下载附件
2012-7-11 21:44 上传
第一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30年近期:2012年至2015年中期:2016年至2020年远期:2021年至2030年第二条规划区范围与规划空间层次 (1)规划区范围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即济源市所辖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 (2)规划空间层次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在空间层次上划分为市域、城乡一体化核心区和中心城区3个层次。其中,市域即济源市所辖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核心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玉川组团、曲阳湖组团和沿黄组团;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北至北环路,南至南环路、S309,东至207国道,西至西环路,规划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 第三条总人口预测 2015年全市总人口76万人;2020年全市总人口84万人;2030年全市总人口98万人。 第四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为4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58.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8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 第五条市域空间架构 城镇体系架构:形成由中心城区、复合组团、特色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共同组成的多层级城镇空间体系。纵向级次呈“1133”,即一中心城+三组团+三中心镇+多个新型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架构。 功能分区布局:根据区域主导功能定位,构建玉川循环经济功能区、虎岭转型发展功能区、王屋山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区、小浪底西霞湖生态经济功能区、东部高效农业功能区和中心城区6个特色鲜明的功能分区,横向分布呈“1+5”功能片区为支撑平台的空间形态。 产业空间组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突出区域优势资源、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原则,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布局三次产业。点击图片,滚动鼠标看大图。 |
|